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87篇
  免费   2786篇
  国内免费   1348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414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1356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2710篇
内科学   2163篇
皮肤病学   185篇
神经病学   558篇
特种医学   856篇
外科学   1887篇
综合类   7048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898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2667篇
  43篇
中国医学   2673篇
肿瘤学   120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802篇
  2021年   982篇
  2020年   901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682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1331篇
  2013年   1570篇
  2012年   2317篇
  2011年   2327篇
  2010年   2096篇
  2009年   1917篇
  2008年   1893篇
  2007年   1861篇
  2006年   1637篇
  2005年   1202篇
  2004年   852篇
  2003年   684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腔粘连指因宫腔操作以及感染等因素影响,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内膜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宫腔内和(或)宫颈处粘连、闭塞等。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少、痛经、不孕及反复妊娠丢失等临床症状,孕期有流产、早产、胎盘植入等风险。本文就发生宫腔粘连的影响因素,该疾病对于患者生理、心理和妊娠的影响,以及相关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加以综述。旨在引起同行对宫腔粘连的重视,加强宫腔粘连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总结1例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伴肺挫裂伤患者的肺康复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组建多学科肺康复管理团队,实施个性化呼吸支持与降阶梯序贯氧疗护理,精准廓清呼吸道,开展一体化的早期肺功能康复锻炼。经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患者入院后第12天撤离呼吸机,第17天拔除气管插管,第20天下床活动,第37天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淫羊藿苷是从淫羊藿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也是淫羊藿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和活化、调节免疫、抗衰老和抗炎等多种功能。临床上淫羊藿(苷)用于治疗生殖系统、骨关节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淫羊藿(苷)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作用及机制主要包括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促进睾内睾酮的合成和分泌。淫羊藿(苷)通过改善精子发生的微环境、增强睾丸抗氧化作用促进精子生成,增加精子密度,改善精子活力,减缓生殖衰退。此外,淫羊藿(苷)可促进阴茎勃起,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及早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思路。方法 选取我院肾内科2016年3月收治的1例经肌活检证实为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积极控制其肾病综合征,并对其住院诊治过程及门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肌病迅速得到缓解。随访22个月,肾病在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半年,小剂量激素维持半年后得到临床缓解,停药后肾病稳定,随访期间肌病未再复发。结论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为免疫介导的肌病,骨骼肌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该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良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可能引起免疫紊乱的共病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形觉剥夺性高度近视(form deprivation high myopia,FDHM)豚鼠巩膜形态变化,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氧自由基在高度近视中的作用。方法 将豚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5只)和模型组(25只)。模型组豚鼠右眼行眼睑缝合,所有模型组豚鼠均选择右眼作为FDHM组,对侧眼为自身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豚鼠不做任何处理。于造模前及造模后8周采用检影镜测量屈光度,A超进行生物测量。形觉剥夺8周以后处死豚鼠,观察巩膜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巩膜HIF-1α相对表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 豚鼠形觉剥夺8周以后,FDHM组屈光度从(+3.59±0.33)D变为(-7.96±0.55)D,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89±0.32)D、自身对照组(-0.55±0.49)D(均为P<0.05);玻璃体腔深度为(4.12±0.13)mm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71±0.23)mm和自身对照组(3.93±0.04)mm(均为P<0.05);眼轴长度为(8.93±0.22)mm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7.95±0.37)mm和自身对照组(8.01±0.15)mm(均为P<0.05)。巩膜组织明显变薄,细胞外基质增多,成纤维细胞密度降低,胶原纤维平均直径减小。FDHM组巩膜中HIF-1α相对表达量、MD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SOD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形觉剥夺8周后,豚鼠FDHM眼近视度数明显增加,玻璃体腔深度增加,眼轴延长,巩膜形态发生病理性变化;HIF-1α、SOD、MDA可能参与了FDHM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中医学"湿瘟"范畴,其核心病机为外感湿浊疫毒之邪伏膜原,引动少阳相火,内外相合,木火刑金,湿(毒)火上冲,而成疫毒闭肺之证。治疗以"和"法贯穿始终,"护中气、护宗气、护阴液"固本,外疏内清,寒温并用为基本治则,以宣肺达邪、清热解毒、补气养阴、活血化瘀、化湿通络等多法杂糅,共奏厥功,截断病势以救危亡。  相似文献   
8.
张瑞  曹庆伟  李科  秦雪梅 《中草药》2020,51(2):451-460
目的通过分析黄芪AstragaliRadix药材的性状以及黄酮类化学成分与绝对生长年限的相关性,明确黄芪根的生长年限是引起黄芪药材性状和化学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黄芪药材,对其外观形态定性描述,长度、直径定量测定,并采用徒手切片法观察不同等级仿野生芪的生长年限分布,观察其分布规律。采用UPLC-UV法,色谱柱为Ultimate 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20μL,乙腈-水梯度洗脱,建立了24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黄酮类成分HPLC-UV指纹图谱,并对不同等级仿野生芪和栽培芪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将不同生长方式的黄芪药材划分为仿野生芪和栽培芪2个规格。特等黄芪主要是5年以上生长年限的根段,一等主要是4~5年生的根段,二等主要是3~4年生的根段,三等主要是2~3年生的根段,四等主要是1~2年生的根段。不同产地、不同等级黄芪指纹图谱中指认出5个共有峰,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分析,以仿野生芪图谱为参照,仿野生芪样品相似度为0.892~0.994,栽培芪样品相似度为0.274~0.531,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显示仿野生芪和栽培芪可以明显分成2类。仿野生芪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栽培芪,仿野生芪(除特等外)总黄酮含量与等级(或直径、年限)呈正相关,栽培芪与等级不相关。结论本研究为黄芪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构建黄芪药材质量等级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09年1月~2019年6月关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13个病例;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改善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度(MD=5.06,95%CI=4.01~6.10,P<0.01),改善粗大运动功能(GMFM D区MD=3.75,95%CI=2.75~4.75,P<0.01;GMFM E区MD=6.04,95%CI=4.82~7.26,P<0.01),改善腓肠肌痉挛程度(MD=5.19,95%CI=-0.52^-0.39,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在改善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所纳入研究的方法有局限性,还需更严格的设计和高质量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药理学吴茱萸致肝毒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筛选吴茱萸主要肝毒性成分,预测毒性成分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依据TCMSP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Pharmmapper服务器、UniprotKB数据库筛选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并预测肝毒性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吴茱萸毒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KOBAS3.0数据库对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吴茱萸中筛选得到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芳樟醇、1-甲基-2-戊烷基-4(1H)喹诺酮、辛弗林、柠檬烯等147个潜在毒性成分,涉及靶点F2、PIM1、MMP13、MAOB等49个,经建立网络连接,细胞代谢、催化活性、刺激反应等通路可能与肝毒性作用相关。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吴茱萸中的多种潜在毒性成分可能通过多个靶点与细胞代谢、催化活性等通路相互作用,从而可能产生肝毒性,为后续进一步深入验证吴茱萸肝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